close

在母親節的前夕講到兩性平權的話題,說起來是有點沉重的。

 

教授一開始讓我們看一段名為國家大事的影片,內容是敘述女人一邊在職場工作一邊帶孩子做家務的辛苦,看完之後我想人生的旅途終歸會走到結婚,爾後小孩哇哇墜地,接著就是一連串追求、妥協、溝通、放棄的過程。

 

大家都說這個社會對女性不公,大概是我還沒有感受到不公(連胖子被歧視的不公都沒感受過,我真是好幸運啊)。我覺得兩個人的關係在有了小孩之外總是要有一個人做出犧牲,通常是經濟產值較低的人被迫放棄工作,而這通常都是女人。之前看過緯來有一個家庭主夫(還是花樣便當?有點忘了)特輯,人夫因為賺的沒有妻子多,基於現實無情的考量只好在家打掃,每天還要做便當給小孩老婆,剛開始他很不能接受,覺得委屈沒有自己的時間,可是久了他也甘之如飴。

 

家庭主夫的例子可能是稀少的,但以上例子不正說明了待在家的那個總覺得自己是被迫放棄自己價值的人嗎(但又有誰能具體的說出自己的夢想跟價值是什麼)?只要想到自己每天只能對著孩子的啼哭屎尿或麻煩的不得了的家課,配偶卻能每天在花花世界打滾沒事還可以團購,就覺得自己是被壓抑的一方,當然啦,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伸手要錢的滋味讓人起毛不佳。可是當你決定放棄的時候不就是該想到這些嗎?即使說你賺的錢可能都要給保母,可是至少你得到了所謂的成全自己的價值,那就沒有資格說自己累還是遇到挫折就說要回家給老公養之類的,因為這都是自己的選擇,而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他媽的完美的選擇。

 

想分享2個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觀點,其一是當女人願意生小孩的時候我們要好好感謝她們,因為她們生的小孩是未來的生產力啊!(女人真偉大)

 

其二是最近一直發生小孩被虐待致死的新聞,各家媒體紛紛說小孩還是自己帶最好,無形之中對職業婦女增加了不少壓力。可是從問題的根本面來看,為什麼不是韃伐政府的配套措施沒做好;或是台灣的合格保母太少;又或是育兒措施不夠完善?結果,通常是很多事件串起來的連續效應,不是一個簡單的結論就打死一船人。

 

說到這我又想到馬利與我,珍妮花原本的成就比歐文好,可是因為孩子的關係她決定放棄事業。她說當她在工作的時候想的是小孩,但在家顧小孩的時候想的又是工作。雖然歐文告訴她大可不必放棄工作,但她還是決定在家顧小孩,她覺得這個才是她想要的。在她被小孩弄得精疲力盡的時候,她抱怨著她沒有自己的時間,她說雖然她覺得這樣講對歐文很不公平,畢竟是她選擇放棄工作,但她真的好想要有自己的時間。最後當小孩都長大了,她告訴歐文她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愛情婚姻家庭總是在拉扯,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說到這想套句我脾氣很好的男友說的話,跟你吵架就算我吵贏了卻失去你的心,我才是真正的大輸家,熊熊覺得他是好人的感覺,不如復合吧!)

 

說到這再分享一個同組小馬同學說的話:她說女性如果待在家帶小孩,久了老公就會覺得太太變成黃臉婆,彼此沒有共同的話題失去新鮮感,最後的出口就變成去找外遇。對女人來說面臨的掙扎始終比男人多了那麼一點,男人不管面對什麼事都放的很開,真是過的很輕鬆啊!

 

在這裡告訴全天下正在外遇的豬哥男人們,如果你覺得你老婆是黃臉婆,沒話題看了厭煩,請記得,你是那個讓她變成這樣的人。

 

感覺上面拉拉雜雜的講了一大堆,我也不知道我的重點是蝦米,算了我自己看的爽就好。不過瑞典的育兒政策真是很讃啊!看來我們台灣區還有數十年的差距要走啊!(可能直接嫁給瑞典男人比較快)

 

請點我看瑞典政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btdi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